http://tianjin.hteacher.net 2024-01-22 17:56 天津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诗歌鉴赏是在语文学科中比较难的一种题型,这种题型的难度有两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语言理解上的难度,另一个是内容理解上的难度,所以要想准确把握是个还是比较难的,需要考生有一定的积累,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说一下这种题型。
(一)什么是作品的形象
形象(也叫“意象”):和小说、戏剧一样,诗歌也塑造形象,所不同的是,诗歌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的,都是诗中的形象。例如杜牧的《山行》,诗中写山中景色,有山路、人家、白云、红叶等景物,都构成了形象,且以枫林中经霜的红叶具神韵。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感情。因而,诗歌形象往往具有象征意义、泛化意义、讽喻意义,理解时不能用逻辑思维,不能认为诗歌中的形象就是实指某一物、某一景或某一事。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粗线条白描,也可以浓墨重彩,精雕细刻;可以铺垫、衬托,也可以借助想象、联想。
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所谓意境,就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如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绘出一种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生活场景,作者那种淡泊宁静的心情就蕴含在这种生活的场景中。这种包含着作者感情的场景,就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再如朱熹的《观书有感》,该诗描写了由于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所以才有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且清的“方塘”;但诗中的“方塘”不仅仅是自然的方塘,它还包孕着作者读书的心得,从而构成这首诗的意境,既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又给读者以启迪。
【例1】
鹊桥仙
陆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陆游这首词表面上是写渔父,实际上是作者自己咏怀之作。他写渔父的生活与心情,正是写自己的生活与心情。上片“一竿风月,一蓑烟雨”,是渔父的生活环境。“家在钓台西住”,这里借用了严光不应汉光武的征召,独自披羊裘钓于浙江富春江上的典故,以此来喻渔父的心情近似严光。上片结句说,渔父虽以卖鱼为生,但是他远远地避开争利的市场。卖鱼还生怕走近城门,当然就更不肯向红尘深处追逐名利了。以此来表现渔父并不热衷于追逐名利,只求悠闲、自在。
下片头三句写渔父在潮生时出去打鱼,在潮平时系缆,在潮落时归家。生活规律和自然规律相适应,并无分外之求,不像世俗中人那样沽名钓誉、利令智昏。后两句承上片“钓台”两句,说严光还不免有求名之心,这从他披羊裘垂钓上可看出来。宋人有一首咏严光的诗说:“一着羊裘便有心,虚名留得到如今。当时若着蓑衣去,烟水茫茫何处寻。”也是说严光虽拒绝光武征召,但还有求名心。陆游因此觉得,“无名”的“渔父”比严光还要清高。
这首词上下片的章法相同,每片都是头三句写生活,后两句写心情,但深浅不同。上片结尾说自己心情近似严光,下片结尾却把严光也否定了。文人词中写渔父早、著名的是张志和的《渔父》,后人仿作的很多,陆游这首词,论思想内容,可以说在张志和等诸人之上。显而易见,这词是讽刺当时那些被名利牵绊的俗人的。我们不可错会他的写作意图,简单地认为它是消极的、逃避现实的作品。
(二)鉴赏形象的目标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就是为了进一步把握作品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容,理解其中蕴涵的思想情感,判断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其中的价值和意义。
【例2】
渔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此篇作于永州。作者所写的著名散文《永州八记》,于寄情山水的同时,略寓政治失意的孤愤。同样的意味,在他的山水小诗中也是存在的。此诗首句的“西岩”即指《始得西山宴游记》的西山,而诗中那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则含有几分自况的意味。主人公独来独往,突现出一种孤芳自赏的情绪,“不见人”、“回看天际”等语,又流露出几分孤寂情怀。而在艺术上,此诗尤为后人注目。苏东坡赞叹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全唐诗话续编》卷上引惠洪《冷斋夜话》)“奇趣”二字,的确抓住了此诗主要的艺术特色。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上一篇: 教师招聘考试:语文解答题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